白水竹山村:祁剧故里唱响乡村振兴“大戏”
2021-06-23 17:46:02          来源:祁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陶冶 | 作者:陶冶         

祁阳白水镇竹山村充分发挥祁剧发源地的优势稳步实施“旅游+”战略,丰富乡村文旅内涵与外延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在祁剧故里唱响乡村振兴“大戏”。

山是竹山的美哟,水是竹山的清,青山怀抱的古村落像一首美丽的歌。

在白水镇竹山村的演艺大厅,村民们顶着30多度的高温,穿着厚重的戏服正一丝不苟地排演舞蹈《竹山青青我的家》、祁剧《昭君出塞》等节目,这些原创的剧目、舞蹈将在周末剧场正式开演。

白水镇竹山村村民 陈玉英

因为我们村是祁剧发源地,但我自己也爱好这一行,我自己反正很喜欢这种,也想把祁剧传给下一代。

竹山村以祁剧为古韵乡音,开设祁剧班,成立祁剧演出队,修复祁剧学堂旧址、祁剧博物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每逢节假日,来村里看戏、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该村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

白水镇竹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 刘险江

开通了周末剧场就有很多游客特意过来观看我们的祁剧表演,那有游客就有人气,有人气就有消费,有消费我们老百姓的经济就能增收。

穿上戏服能上台表演,脱下戏服能下地插田祁剧演出队的队员谭桂英演出之余就在欧爱明的蔬菜种植基地里除草、采摘、打包。眼下,正值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销售旺季,她在大棚里忙得不可开交。

白水镇竹山村村民 谭桂英

农闲的时候在村里参加跳舞,一起唱祁剧,忙的时候就在小菜园里打点零工,补贴家用,现在幸福指数提高了,蛮幸福。

十年前,欧爱明返乡种植蔬菜,辗转多地,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地,在竹山村村支两委的协调帮助下,欧爱明一次性流转土地50余亩种植蔬菜,解决了该村10余名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棚里种植的都是时令蔬菜,这些新鲜蔬菜一上市,便成了当地菜市场和定点商超里的俏手货,年产值60余万元。

祁阳爱心家庭农场负责人 欧爱明

村里直接把土地流转再转给我们承包户了,省了很多零碎的麻烦事情,这是一种很大的支持。

近年来,竹山村不断开发文旅融合新产品,积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创办了600亩优质稻产业化种植区,投入200万元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果蔬开发示范地,创办现代环保养鸡场,为村民增收拓宽渠道,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新局面。

白水镇竹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 刘险江

产业兴旺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重点,我们依托现有的资源,以文旅带动一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增收,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享受带来的红利。


责编:陶冶

来源:祁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